一:张家界旅游发展定量目标
2015年,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300万人次,创汇7亿美元;接待国内旅游者3000万人次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0亿元。
2020年,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400万人次,创汇10亿美元;接待国内旅游者4000万人次,国内旅游收入230亿元。
2030年,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700万人次,创汇20亿美元;接待国内旅游者4500万人次,国内旅游收入300亿元。
二:旅游产品规划空间
两核:武陵源遗产旅游核、永定城市商务休闲旅游核
一环:环绕武陵源核心景区和永定中心城区的一个外环
一轴:连接武陵源遗产核心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廊道
两带:以茅岩河风景区-苦竹寨-九天洞-峰峦溪-洪家关-五道水温泉-八大公山为核心的旅游产品 发展带、以广福桥-五雷山-万福温泉-宜冲桥温泉为核心的观光休闲旅游带
三:规划范围规划范围
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内,包括两区两县,土地面积为9516平方公里。
规划年限为2009年-2030年,划分为三个阶段,近期为2009-2015年,中期为2016-2020年,远期为2021-2030年。
四:四大目标
目标一, 打造国际品牌目的地形象。市内各景区(点)实行整合营销,针对不同地域、不同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,联合周边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挤入国家推荐旅游线路,与国外城市、知名景点结盟,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形象。
目标二, 建设跨省域中心旅游城市。把张家界建设成为湘鄂渝黔边区的旅游核心和游客组织中心,建设观光、休闲度假、商务会展三大主体旅游产品及文化游、自驾游、背包游、高尔夫游等辅助产品,推动张家界融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路。
目标三, 创新旅游产业、延伸旅游产业链。加快发展新兴旅游现代服务业,适度控制旅游景区景点建设,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建设,专业化旅行社服务建设,加快旅游文化传播、旅游商品生产等的建设。
目标四, 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。作为世界遗产地,必须高度重视遗产的永续保存和资源的持续利用,必须以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为手段来确保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。
五:四大战略
规划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指导思想,在目标实现方案设计中强调国际化品牌形象建设战略、跨区域中心旅游城市建设战略、整合创新战略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四大战略。
一、 国际化品牌形象建设战略。旅游目的地已进入品牌形象竞争阶段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重点抓好数字化形象工程,推动张家界的网络形象改善,要重点抓好对外宣传渠道建设,使形象宣传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,形成品牌形象宣传与市场营销。分销渠道的良性互动机制。立足张家界“奇”的形象特色,建设国际品牌。
二、 跨区域中心旅游城市建设战略。张家界处于中西部地区武汉、重庆、长株潭以及西安等几大城市群的几何中心位置,也是该区域内唯一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吸引力的山岳型旅游地,通过将张家界城市建设成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跨区域中心旅游城市,可以将张家界直接融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路,加快推进张家界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。
三、 整合创新战略。创新旅游管理机制,理顺景区管理体系,建设具有排他性的资源管理与处置权,保护地的经营企业推行特许经营机制,鼓励旅游企业加快股票上市的步伐。
四、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。必须重点抓好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监测、加强社区参与旅游业的机制建设、加强行业秩序的整顿,处理好管理体制问题。
六:三大主体旅游产品建设
一、 观光旅游产品。加快以武陵源核心景区(含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)、天门山为核心的国家旅游精品建设;增加观光旅游产品的休闲功能;挖掘景区文化内涵,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。
二、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。加快永定中心城区的城市休闲旅游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、武陵源休闲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;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精品,实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创新;围绕休闲度假创建良好的度假公共设施。
三、 商务会展旅游产品。扶持相关硬件、软件设施建设;加快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,使张家界成为区域旅游宣传、推广、展示与信息交通中心,带动展览业的发展;奖励组织大型会议旅游的机构。
七:十大辅助产品体系建设
一、 文化旅游产品建设。重点扶持2-3个文艺演出品牌产品,挖掘桑植民歌及其他民风民俗的旅游潜力;将有关景点的历史典故、民间传说变成文化旅游产品;整理保护开发古民居古村落;采用新技术手段完善文化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。
二、 节庆旅游产品。重点培育1-2个大型节庆活动,穿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、标志性的大型事件;把节庆产品开发与游览、休闲、度假等适当结合,延长游客停留时间。
三、 温泉旅游产品。重点提升江垭温泉、万福温泉的品质;积极引入温泉管理品牌公司,推动温泉产品高水平开发与管理。
四、 城市旅游产品建设。完善永定城区休闲观光设施建设。
五、 乡村旅游产品建设。加快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;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。
六、 自驾车旅游产品建设。完善通往核心景区的标识牌和自驾车通道建设;加快建设公共性的自驾车游客服务中心,引导企业建设具有特色的针对自驾游群体的旅馆。
七、 生态科考与背包旅游产品建设。完善背包游线路图;鼓励旅行社开办背包旅游业务。
八、 红色旅游产品建设。促进红色旅游产品生动化,推动红色旅游的品牌建设。
九、 高尔夫旅游产品建设。在市域范围内配套旅游地产开发山地球场。
十、 宗教崇拜旅游产品建设。打造一批张家界宗教文化旅游精品。